营造良好政治生态,领导干部要作表率
各级领导干部这个“关键少数”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,也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。只要身为“领头羊”的领导干部先把“脊梁”挺起来,广大党员干部就有了“主心骨”,为政清廉、秉公用权、公道正派的理念就能蔚然成风。如此这般,“人人是环境,个个是生态”,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就会逐步涵养起来。
“人说山西好风光……”常常收看央视节目的朋友,可能对这首山西民歌并不陌生,伴随着悠扬的旋律,旅游形象宣传片中晋城、平遥、五台山等地的三晋风光令人向往。相对于自然风光的瑰丽秀美,山西的政治生态此刻却正经历着消除系统性、塌方式腐败不良影响的重构之路。近日,《高压反腐震三晋》、《山西 刷新吏治三问》等多篇新闻报道,将人们的视线再次引向山西,聚焦到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这一话题。
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。在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的新时期,只有抓住各级领导干部这个“关键少数”,才能以上率下、上行下效,实现政治生态的“山清水秀”。
“善恶之习,朝夕渐染,易以移人。”外在环境往往以一种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方式,对生活其中的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。政治生态是党风、政风、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,与从政环境息息相关,深刻影响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。政治生态污浊,从政环境就恶劣;政治生态清明,从政环境就优良。对于党员干部来说,在污浊的政治生态下,个人的理想抱负很难施展,而清明的政治生态能够为干事创业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。
“单位好不好,关键在领导;班子行不行,就看前两名。”各级领导干部这个“关键少数”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,也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。政治生态的好坏与否,首先要看领导干部的作为。近年来,在一些地方和单位,“四风”问题越积越多,党内和社会上潜规则越来越盛行,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受到污染。例如,山西“一坨一坨”的塌方式腐败,国家发改委、石油领域的腐败窝案,都说明了“上梁不正下梁歪,中梁不正倒下来”的道理。己身不正,何以正人?发生区域性、系统性的腐败问题,那些不作为、同流合污甚至带头腐败的领导干部难辞其咎。
营造良好政治生态,必须重视领导干部的示范效应,形成以上率下、上行下效的良性互动。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、讲原则、守纪律、拒腐蚀,在学思践悟中磨砺党性和心性,用纪律和规矩的准绳规范自己的言行,将好干部的标准体现在干事创业过程中。同时,还要加强监督管理,把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,让他们心有敬畏、行有所止,将遵规守纪的正能量层层传递。
“教者,效也,上为之,下效之。”中国的政治,自古以来讲究的就是上行下效。只要身为“领头羊”的领导干部先把“脊梁”挺起来,广大党员干部就有了“主心骨”,为政清廉、秉公用权、公道正派的理念就能蔚然成风。如此这般,“人人是环境,个个是生态”,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就会逐步涵养起来。